close

image

《前言》

老實說這絕不是很新穎的主題(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對於想打好基本功的投資者來說絕對是必備的觀念。

 

《主文》

A. 金融機構借款。

B. 現金增資。

C. 盈餘增資。

 

A. 金融機構借款:企業直接用自家的機器、設備、廠房...等做為抵押品向金融機構借款(即企業的短、長期負債)。

 

1. 【優點】不會膨脹股本;亦即在賺取一樣的稅後淨利前提之下EPS不致因此被稀釋。

2. 【優點】較維護股東的權益。

3. 【優點or缺點】就此篇三種籌資管道來看對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提升是最有幫助的 [備註]

[備註] 以杜邦分析來看,如果『稅後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都差不多的前提下,最後一項『權益乘數(財務槓桿)』就是決勝負的關鍵了,就公式來看『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大家都知道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換言之只要『負債』提高就表示『股東權益』變小,因此舉債本身就像面雙面刃,企業有賺錢或沒賺錢時此種作法的效果都顯得明顯。

4. 借款的利息為『財務成本』,掛在損益表的業外(減項)。

 

B. 現金增資:即印股票換鈔票。

 

1. 【缺點】會膨脹股本(最大的成本)。

2. 【缺點】對於原持有股東較不公平,『現增』募集資金的對象有原股東、市場投資者(占大多數),但無論對象是誰他們可以用目前市價約8~9成的價格購入,所以各位可以想像對於原始股東為何較不公平吧?爽的是新購入者(因為可以以8~9成的市價購入)但苦果(股本膨脹)卻要一起承擔。

 

C. 盈餘增資:企業自己出錢換股票。

 

1. 【缺點】會膨脹股本(最大的成本)。

2. 【優點】對於原股東較為公平(不用股東自己再掏錢出來,也一起承擔股本膨脹的苦果)。

3.  賣瓜仔認為選擇這種方式的企業比較帶種!至少你是花自己賺到的錢但可能礙於本身尚有資金需求加上不太想虧待股東所以選擇用另一種(股票)替代股息。

4. 有一定機會會發生在一開始需要錢但往後有成長潛力的企業,所以它們會『節制的』發點股票(如果沒意外它們自己應該會大概知道目前階段可以賺到多少),股本雖然略為膨脹但賺取獲利(稅後淨利)的速度跟得上因此EPS不至於被稀釋掉(甚至還蓋得過股本膨脹的部分),如果閣下有點眼力可以持續追蹤甚至是『贊助』那些企業。

 

※ 就『現金增資』與『盈餘增資』來看:

 

<問> 就企業的立場來看何者最能達到籌資的效益?

<答> 現金增資。

假設一間企業(股本=5億元);目前的股價為50元/股,企業決議發行5000000股:

<現金增資> 企業共可籌得50元/股*5000000股=250000000元(=2.5億元) [假設現增價跟市價一樣,你也可以假設打9折去算,還是很划算],會計恆等式→資產+2.5億元;負債+0元;股東權益-股本+5000萬元;股東權益-資本公積+2億元。

<盈餘增資> 企業共可籌得10元/股*5000000股=50000000元(=5000萬元) [但這是虛擬的,畢竟企業只是用自己賺到的錢換成股票],會計恆等式→資產+5000萬元;負債+0元;股東權益-股本+5000萬元。

但各位看官別忘了上述提到盈餘增資是企業自己花錢換股票,換言之企業用公定價格(1股=10元)買回自己的股票,多麼低廉啊?但對原始股東是可以交代的(所以賣瓜仔才說比較有種)。

 

《結語》

人難免會遇到需要資金但卻卡住的時候;更何況是由一群人組成的企業?以上是比較常見的籌措資金手段,老實說並沒有好不好的問題,如果對一間未來可能有成長性的企業而言,你現在給它點幫助未來沒意外它會給你更好的報酬(但這個真的要看閣下的眼力有沒有到那個地方了)。比較重要的可能是日後各位看到類似的訊息拋出來要知道對於企業的影響程度為何,那才是重點。


※ BGM:陳綺貞 - 嫉妒 [點擊即連結] 

※ 以上是個人自學的不專業看法,若有問題或發現錯誤歡迎提出,本人虛心接受並衷心感謝您的指教!本人『並無提供』任何有關投資的建言,請各位斟酌使用!

arrow
arrow

    路路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