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正當美股Tesla(特斯拉)(TSLA.US)股價一飛衝天之際,許多相關供應鏈的類股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1536 和大應該可以說是台股相關類股中數一數二具代表性的標的,為何賣瓜仔會想寫這篇文章?因為個人覺得當中好幾個點讓我感到非常訝異,而且它目前的狀況其實跟6605 帝寶有幾個相似之處。
《前言》
正當美股Tesla(特斯拉)(TSLA.US)股價一飛衝天之際,許多相關供應鏈的類股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1536 和大應該可以說是台股相關類股中數一數二具代表性的標的,為何賣瓜仔會想寫這篇文章?因為個人覺得當中好幾個點讓我感到非常訝異,而且它目前的狀況其實跟6605 帝寶有幾個相似之處。
《前言》
老實說,我還真沒看過這檔標的(抱歉我真的算是孤陋寡聞),但就某個層度上來看,你不覺得這也是走這條路的樂趣嗎?你沒看到的別人看到;別人的問題變成你的;經驗不就是這樣堆疊而成的嗎?
《前言》
這篇可能是賣瓜仔第一次在部落格寫電信股,之前為何不寫?因為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想寫的,當然,賣瓜仔相信大部分的投資者相較於其它種類的標的反而喜歡看這種文章,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太熱門了,很多不想把錢放銀行領那種低得可憐的利息的人,進到風險較高的股市最優先的選擇應該是電信股,大多數撰文寫電信股的人喜歡寫電信三雄(3045 台灣大、2412 中華電、4904 遠傳)的比較,如果你喜歡看那種文章google找一下很多,賣瓜仔之所以不寫是因為寫標的比較要插入很多數據跟表格、開很多分頁,而且我只是剛好看到一個比較吸引我的點才寫的,所以不是重點(就這篇文章而言)的部分我會快速帶過。
《前言》
這條路上賣瓜仔一直期許自己當個終身的觀察員;另一方面我也是位很虔誠的實驗者(只差沒有受洗),實驗結果或許不一定如自己所期望的;也許得花幾年,但那都沒關係啦!時間到了可以讓各位看看問題在那裡不是很好嗎?開版至今我知道有些固定的朋友都會定期來看(非常謝謝你們的捧場);我也認識了一些朋友;當然我希望你們的問題我能回答,不能的話我會自己去問去找(這點我倒是很固執),但至少我覺得這是一種正向的循環。
《前言》
其實,去年底(2019/12/10)賣瓜仔把『驗證型』那7張出清後,這檔是想購入的選單之一(而且是最想買入的),那當然今天賣瓜仔把想法寫出來了表示我沒有持有(老實說,我不喜歡寫持股的分析,第一檔是沒辦法因為一開始就寫過了)。
《前言》
相信各位投資者已經被1/30的大盤嚇壞了,創了台股單天的跌幅紀錄(-696.97;-5.75%)!但另一方面你得恭喜一下自己有幸能參與到這項『台股的第一次』(賣瓜仔從開始走這條路至今,還是認為2015/08底那波是最恐怖的)!但幾家(應該是多家)憂愁幾家歡樂,畢竟引起這波大逃殺的主角是『武漢病毒』,因此總會有相關的受惠者,標題的1730 花仙子及6504 南六是本來就躺在賣瓜仔手機的標的,賣瓜仔就帶各位簡單的來看一下它倆這幾天的股價變化!
《前言》
其實這檔標的躺在我手機的自選股裡超久的,更妙的是剛好在8424 惠普的正下方,但兩者的差距(說白點就是股價)從2017年底的不相上下到了現在的...好了就這樣吧(因為這不是重點,只是恰巧)!
早期的時候(是真的有點久喔!幾年前)賣瓜仔對這間公司真的是蠻有興趣的而且曾寫過mail給發言人,三次都是沒有回音(現在正常我只會寫兩次,怕的是漏信或其它原因,不會寫到第三次了,不會回的還是不會回!)。
《前言》
光是看到標題就感覺很威:一個股本!!各位覺得如果賣瓜仔跑去馬路上大喊:我持有的標的今年賺了一個股本!別人會用怎樣的眼光看我?驚訝?羨慕?答案是:他瘋了嗎?
嗯~這的確是要有點能耐的啊(如果幾乎是純本業的話)!但請別把這個標題當成是唯一的光環,比它(賺一個股本)重要的指標還大有人在。話說回來,到底何謂賺了一個股本?這樣好了,我先送各位答案:每股盈餘(EPS)=10元!打完收工,夠簡單了吧!其實還真的是不難,只是如果今天我要你推給我看或者是說明,你可以做到嗎?我想...其實有很多人真的就是單純的死記答案而不知道為何!
《前言》
不知道有沒有人也這樣想過:股價之於現實生活當中的社會層級!若我問你要在1股=10元(1張10000元)的標的中找黃金容易還是1股50元(1張50000元)甚至是100元(1張100000元)的容易?更早階段的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跟你說後者,畢竟在那個世界就正常來說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當然虧損連連還撐在一個不可思議的股價的奇葩也不是沒有),但到了後期我認知了所謂的黃金很有可能要幾經擦拭後才能辨識出的體會,我開始更專注地去尋找低價股的細節以及可能性,當然相對於那些股價較高的『正常黃金』你得更花時間及心力去辨識(因為那些正常股價的黃金你幾乎是一看就知道了,幾乎不用再去做擦拭的動作)。
總的來說,賣瓜仔認為低價股大致上是以下幾類:
《主文》
坦白說,賺取利潤的程度並沒有很出色,但就近10季的單季成績來看也並非對股東不能交代(至少沒看到虧損),再搭配個10元/股以下的價格,真的很難不讓人把眼光多停留在它身上幾分鐘。但我對它最有興趣的地方除了前述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很奇妙的點:連續21年未發股利!我今天剛好滿36歲,換言之在我15歲的時候如果投資者一直持有它至今是沒有任何股息可以拿的,你能想像嗎?說實在的,賣瓜仔不能,所以我很好奇為何它不發!
《前言》
以一間上櫃滿兩年(至少發佈8份單季季報)的標的而言,兩年的時間可以很紮實的去檢視其經營狀況,6570 維田於2017/12/11上櫃至今天差不多滿兩年多了,以日期推算,較具參考值的第一份應該是2018Q1,當然一間企業要上櫃/市的時候一定會把第一份做的漂漂亮亮好出嫁,但嫁進去之後10間有7~8間大概都原形畢露,很快地就會被打回原形(換言之一開始的股價就很有可能是它歷史上的最高價了)。一開始賣瓜仔也會很嚴格遵循黃國華先生的標準抓8季;但看久了之後發現其實有4~5季單季季報就可以開始決定要不要繼續追蹤了。
這片文章要說的部分當然已經是事後諸葛,但歷史對我們而言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啟示!很多人很喜歡把焦點擺在一檔標的股價飆起來後的這段時間,他們往往無法去探究更具有意義的前半段(就是它開始起漲的原因/過程),以下賣瓜仔就簡單的探討、假設一下他這兩年來的變化!
《前言》
最近賣瓜仔都會想,人啊~走在一條『可能是註定要』走一輩子的路的過程中,究竟要面臨多少困難才能更堅定地往前走?過程中如果走偏了自己會知道嗎?大方向不變只是要不斷的精進細節,這是我決定要走投資這條路時給自己刻在心裡的話。
正視需要果斷及累積的經驗;但最關鍵的是要拿出做決定的勇氣!我一直希望這部分我能做得很好!